回忆简单学习网的课程对她最大的帮助,她说,课程能够从思路上启发她。同样的知识点学校的老师讲起来可能是一个样,但是网校的老师因为教学经验更胜,而且大多是有着多年高考命题经验的一线教育专家,所以很多看待问题的思路和观点都与自己的老师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样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知识结构和侧重点上的弥补。
但是因为平时课业繁重,自己只能利用周六晚上的时间听网校老师讲的课,可就是这平均2-3小时的时间,成为她总结和复习一周学习最好的方式。
善于挖掘“剩余价值“,“细节大师“不遑多让
提到关于自己和别人相比最大的优势,颖琛回答可能就是关于细节的把握,而这个细节就是错题本,这也是她最喜欢的关于简单课堂的功能之一。
做错的题目不是改了就算完,而是把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解题思路、步骤、题目变形记录到一个固定的笔记本上。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从没有见过的新题型。日积月累,总结的题目慢慢变得越来越多,而不知道、没见过的题型就会越来越少。这样,错题本已经不是通俗意义上整理错题的本子,而是变成了题型汇总本,这个本子里记录的是所有考试会遇到的题型,变成了个性化定制的“一本通”。
当然,对大部分知识来说,记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定期复习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区别最终结果的分水岭。对颖琛来说,安排每周一次的复习固然是必须的,考前回顾才最有价值:考前不要急着去做新题,而是回顾自己以往做过的题目,以此复习,从错题中榨取“剩余价值”,这比去做100道新题更行之有效。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挖掘,起码带给颖琛两个好处:(1)不用再像大多数理科生那样忙于做海量的题,对数学、物理、化学这些有大量计算的科目来说,题目永远做不完,所以与其去做无谓的“题霸”,不如靠“意念”做题:拿到练习题的第一时间不是马上去做,而是先审题,在脑海中作对比,这个题属于哪种题型、有没有出现在纠错本上,有的话果断跳过,没有再动笔去做;(2)通过整理题型,可以提炼出通用的解题思路,复习纠错本不光是复习解题步骤,关键是理顺思路,获得解答同类题的方法,等下次再遇到首先不会在没思路上吃亏。
对题目“剩余价值“深挖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她“细节大师”的称谓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