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示例词

发布时间:2022-09-19分类:高考资讯

通假字是中国文学古书中的一个用字现象,同学们在语文学科中学习文言文时,会遇到大量的通假字,那么同学们知道通假字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示例吗?

通假字是什么意思

“通假字”中的“通假”意思是通用、借代,通假就是利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通常叫做“本字”。

通假字这个用字现象主要为了保持原文原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通假字和假借字是存在区别的:

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

通假字的文言举例

同学们在初高中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通假字,以下是部分举例:

1、甚矣,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聪明的意思。出自《愚公移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héng),通“横”,意思是梗塞,不顺。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chāng),通“倡”,首发。出自《陈涉世家》)

4、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通“馐”,美味的食物。出自《行路难》)

5、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出自《大道之行也》)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语气词。出自《孙权劝学》)

在上文中小编给同学们解释了通假字的意思以及举例了相关文言通假字,通假字具有“因音通假”的特点,在古代文人要运用有限的字来表达相应的意思,因此要借字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