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面碗现象

发布时间:2017-09-23分类:考研

改善现有自贸区协议,强化东亚生产网络,争取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概念提出至今,东盟已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个贸易伙伴国签署了自贸区协议。然而,东盟东亚经济研究院调查认为,东盟国家对自贸区协议(FTA)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首先是各国对FTA有关信息的获取程度有限。为提高私营部门对FTA的利用率,各国政府还需提高FTA的效益,普及与FTA政策和程序相关的知识。有关商会和商业协会也应积极参与,传播FTA的好处以及FTA规则等信息。

此外,东盟国家利用FTA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成本”差距较小。“收益”来自普通税率和优惠税率间的差距,“成本”则是获得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的成本。为了享受FTA赋予的更低的关税税率,企业必须申请并获得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然而,当前地区内多个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并存,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样混乱复杂,被贸易专家无奈地称为“意大利面碗”效应。如果一家企业要把产品出口到多个目的地,或从多个原产国(或地区)进口,为享受FTA赋予的优惠关税税率,企业不得不和多套FTA程序打交道、遵守多套原产地规则。目前进行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谈判已有一定进展,而如何减少FTA的“成本”,将是关键性挑战。

2011年11月,东盟提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倡议,谈判正式启动。若各方谈判达成一致,RCEP将覆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8个领域。作为一个开放机制,RCEP既允许其他外部经济伙伴加入,以扩大成员覆盖,也不反对自己的成员加入其他自由贸易组织。

目前,RCEP的谈判进展十分顺利,各国都有加入RCEP的积极意愿。毫无疑问,作为世界贸易的关键性大国,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东盟在推动RCEP谈判方面扮演核心角色,在RCEP谈判的诸多领域可以发挥“驾驶员”的作用。

考虑到各国对现有FTA的利用情况,RCEP谈判应在解决“意大利面碗”问题上提供解决方案。不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也会倾向于保护本国产业,这为谈判增添了不确定性。

东盟是东亚地区FTA网络的枢纽,也是该地区签署FTA的推动力之一。现今,我们应改善现有FTA,强化东亚生产网络,争取早日完成RCEP谈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