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22-11-03分类:高一辅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说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呢?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书面意思是如果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还不如不看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

古往今来,我们对“圣贤书”容易过度追捧,容易使人成为书呆子甚至形成“教条主义”,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出处

这句话是出自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之口。《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的儒家经典著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句就是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原文节选: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文中孟子的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书”原本指的是《尚书》,孟子在读这本书时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后来,人们便用这句话来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什么小编给同学们解释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这句话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在学习知识的提示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文章